媒体中德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中德>>正文

沈阳中德学院:让校园“变身”虚拟工厂

2018年03月19日 14:53  点击:[]

undefined

(帅正新闻)3月19日,首届“工厂化办学双元制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德资企业代表、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联盟代表齐聚沈阳,共同研讨中德学院及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方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欧福科技(沈阳)有限公司总经理萧马特表示:“此次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欧福非常期待与学校的合作。”

德科斯米尔(沈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亚洲人力资源高级总监蔡云跃告诉记者:“我们的校企合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主要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我们会保证培养体系完全按照德国双元制培养体系来执行。”

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唐明表示:希望将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联盟辽宁中心设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努力推动中德学院建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引德企全新职教体系“扎根”沈阳

让校园成为虚拟工厂,通过现实场景或虚拟仿真场景,达到真实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培训功能,进而实现真正的“双元制”教学……2017年11月28日,沈阳中德学院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按照工厂化办学新思路,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中德装备园。

如今,不到四个月时间,华晨宝马集团全新职业教育项目选择沈阳中德学院,德科斯米尔公司职业教育项目对接沈阳中德学院,欧福科技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落户沈阳中德学院……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黎明介绍:根据对德资企业的调研情况,沈阳中德学院建设完成后,主要开设四个专业,具体为:对应德国机电一体化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德国汽车返修工的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德国工业模具工的模具设计专业、对应德国工业机械工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下一步,还将开设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精密制造、焊接自动化等专业。

投资亿元建设国内先进实训基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沈阳中德学院旨在打造德企人才培养高地、打造全国职业教育中德合作的第一品牌目标。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久成介绍:沈阳中德学院将按照德国企业的设备标准,突出通用性和创新性,建设可以满足4个专业600名学生进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需要的国内先进实训基地。

目前,中德学院教学楼建设方案已经沈阳市政府批准,设计方案也已初步完成。其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楼总投资将近1个亿,包括专业课教室(含制图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仿真实训室等,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预计今年8月开工建设。“按德资企业5S管理标准进行日常使用管理,植入德资企业生产元素和企业文化。未来3年内,还将建设15个实训室。”

 

建设服务沈阳的跨企业创新服务中心

“聚焦一批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的技术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及创业服务中心,形成服务沈阳产业转型升级,辐射东北三省的跨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王久成院长介绍,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9000万平方米,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21000平方米,共计投入建设资金1.45亿。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学院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双元教学全面开展提供基础和保证。

打通中职与高教的互通立交桥

与此同时,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还将尝试开设中高职“3+2”、中职本科“3+4”、高职本科“3+2”等现代职教体系,打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互通立交桥,引导市属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加快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畅通技能评价互认、技能评价与学历互认通道。

 

相关新闻:

沈阳中德学院首次试点“单独招生”

记者在研讨会上还了解到,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沈阳中德学院首次拿出两个专业进行单招。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于伟洋介绍:2018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所有二级学院均参加单独招生,计划招生2295人,其中高中生1875人,中职生420人。沈阳中德学院首次参加这次单独招生,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专业试点各招生25人。“为了顺应中德教育发展要求,在单招过程中,除了进行笔试,还增加了面试环节,按照德资企业要求,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倾向,也帮助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好地与自己的就业倾向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