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沈职校园
桃柳成荫、骊歌悠扬

7月4日上午,学校2025年毕业典礼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隆重举行。6125名毕业生满载三年淬炼的学识与技能,在师友亲朋的共同见证下开启人生新征程。学校党委书记李宏印、校长李展超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沈鼓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宝纯等企业代表,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董明等杰出校友出席典礼。典礼由李展超主持。


01
典礼聚焦:技能荣耀与时代使命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党委副书记夏宗光通报表彰188名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及315名校优秀毕业生,副校长王浩宣读毕业决定。校领导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及二级学院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鲜红的证书凝聚着学子们“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沈职学风,更承载着服务东北振兴的时代嘱托。






02
育人回响:从“动手小白”到“大国匠星”
毕业生代表中德学院模具设计专业学生邸靖文的发言展现职教学子蜕变之路,从零基础起步到签约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公司,凭借全国技能大赛获奖经历实现“弯道超车”。他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信念,印证习近平总书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论述。

全国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沈阳机床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学校2009届校友董明深情寄语道,“将母校‘脚踏实地、勇于拼搏’的精神熔铸为信仰,让工匠精神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利刃。”从普通技术员到大国工匠,他的成长历程为学子树立技能报国标杆。

03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新质生产力
李宝纯向毕业生致以祝贺,他高度评价沈职院取得的育人成效,并以“十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组上沈职学子展现的毫米级精度”为例,赞扬毕业生的精湛技艺。他结合装备制造业使命提出三点期望,分别为持家国情怀,做有根奋斗者;葆创新精神,做破浪领跑者;强协作意识,做力量凝聚者。李宝纯表示,沈鼓集团期待与有志青年在振兴东北的征程上并肩同行,助力沈职学子成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辽宁匠星”。

科研处处长刘瑞军作为教师代表向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2025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真诚的祝福,并分享三点期许,希望同学们铭记父母的辛苦养育、老师的谆谆教导,做一个感恩担当的人;遵守职业规范与法律法规,做一个自律自信的人;将工匠精神切实践行到工作中,做一个匠心筑梦的人,带着老师们的爱与牵挂,勇敢奔赴下一场山海。

04
谆谆寄望:以情·理·责铸就人生底色
党委书记李宏印以《匠心耀青春 技能拓未来》为题发表重要讲话。他围绕“情、理、责”三个核心关键词,为毕业生注入精神动能,并提出四点殷切希望:
以情为根,深植家国情怀: 学习优秀校友张文良“机床精度即报国精度”的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时代内涵,自觉把个人成长的小目标融入民族复兴的大蓝图。
以理为魂,坚守终身学习: 身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要善用数字技术新工具,传承“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坚持从实操中总结规律,把每一次动手实践都当作成长的阶梯。
以责为行,勇立时代潮头:恪守“诚信立身、质量立命、安全立行”的职业准则,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
基于此,李宏印书记对全体毕业生提出四点期望:
红心向党、锤炼信仰,做矢志不渝的追梦者。深刻理解技能报国内涵,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锤炼本领、崇尚实干,做脚踏实地的求知者。永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锤炼技能,在生产实践中淬炼成长,多向行业前辈请教实战经验。
勇立潮头、攻坚克难,做锐意进取的创新者。秉持“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主动拥抱行业变革,无论在技术前沿还是平凡岗位,都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创新动能。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做匠心独运的奉献者。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血脉、践于行动,以匠心打磨精品,以卓越回馈社会。
李宏印书记强调,希望同学们永远铭记“自强不息、开物成务”的校训,以“情”为根,以“理”为魂,以“责”为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用勤劳的双手、精湛的技艺、创新的智慧,去定义属于自己的精彩,去铸就属于新时代中国工匠的无上荣光!

05
殷切期许:校长的深情寄语
在典礼的深情时刻,校长李展超代表母校向全体毕业生送上殷切祝福与嘱托。他寄语同学们:“青春不散场,归来仍少年!愿这个夏天成为你们扬帆起航的追梦起点。”他勉励毕业生“带着母校的牵挂与祝福,一路高歌、一路繁花!”,并饱含深情地提出期望:“愿你们胸有山海,百炼成钢志不移;愿你们心向未来,壮志凌云展宏图。”期待大家在各行各业“怀揣技术技能,秉持善良的胸怀,以智慧点燃人生的明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临危不惧,屹立于风雨,用勇气和坚韧续写精彩华章!”

06
人文温度:饺子送行暖征程
典礼在师生合唱《离别开出花》的动人旋律中落幕。学校特备“团圆饺子”为学子饯行,以“家的味道”寄托“沈职永远是精神港湾”的承诺。这份独具匠心的离别礼,彰显学校“以生为本”的育人温度。


作为东北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始终践行“自强不息、开物成务”校训精神。在获评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入选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背景下,本届毕业生中940人升入本科、149人参军报国、5083人扎根辽沈。愿毕业生们胸有山海,百炼成钢志不移,心向未来,壮志凌云展宏图,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以卓越技能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书写绚丽华章!



供稿|学生处
排版|微平台 毕臣璐
审校|孔芳
编辑|刘思旭 林美辰
责编|汪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