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综合素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近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实施能力提升项目”在信息工程学院的组织筹划下圆满完成。本次培训历时12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吸引来自全省20余所职业本科及高职院校的35名骨干教师深度参与。

本次培训开班仪式在学校工匠楼W1-2报告厅举行,学校校长李展超教授出席仪式并讲话,教师孙家祥代表参训学员发言。


本次培训邀请沈阳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军教授、东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毕远国教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马力教授为培训学员作专题讲座。



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院校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职业素养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新范式、AI重塑职业教育新场景、大模型应用辅助系统设计、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与实践、AI助力教学资源制作、基于国产AI构建在线教科研智能体助手、以文化教育基地弘扬工匠精神等方面。
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形式多样,凸显出极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参训教师在培训中不仅拓展了专业知识边界,也更坚定了投身职业教育的理想信念,对提升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成效显著。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严守培训规范,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学习研讨,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更新与技能训练,在职业教育理念认知、专业知识储备、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操作水平及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获得明显提升。学员们普遍反馈,此次培训内容紧扣职业教育改革前沿,组织安排科学高效,尤其在德育渗透、技术融合、产教协同等关键维度收获深刻,对自身职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校将以开展省培项目为重要契机,锚定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发力,通过完善 “双师型” 教师培养机制,不断夯实内涵建设根基;以产业需求为根本导向,动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深化 “政校企行” 协同育人模式,多维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健全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同时,学校将聚焦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能化培训新范式,全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品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
审校|孔芳
编辑|刘思旭 林美辰
责编|汪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