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渐渐收敛了夏日的热烈,万物开始准备迎接冬季的沉寂之时——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此时,寒风落叶,万物归宁,天地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之美。然而,在这看似萧瑟的景象背后,却蕴藏着一种不屈的生命力。
正如落叶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人在不同的处境下,因为不同的品格,亦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姿态。
文学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始终关注着人性中最真实、最深层的部分。古往今来,无数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关于命运与抗争的经典之作。
而总有一些故事,能够给予我们抵御寒冬的力量。本周超星推荐,与你一同走进故事深处,感受个体在命运的洪流中如何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尊严。
一、《到灯塔去》

本书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准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获得法国费米娜奖,对文学史影响深远。
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与几位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的一段度假时光。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作者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本书对文学技巧的运用丰富而精妙,不论是心理描写、视角转换,还是意识流手法,都充满艺术色彩,读来令人赞叹。
二、《彩虹几度》

本书是川端康成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品以京都及周边古雅的风俗情韵为背景,刻画了三姐妹爱恋与生命的悲欢。
小说以清丽的笔触,勾勒出稍纵即逝的彩虹形象,而彩虹的艳丽华美、无根无着,正是书中女主人公们命运的象征。作者以彩虹为喻,写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对未来的迷茫。
三、《赞美沉默》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位桑给巴尔难民在英国流亡20年后得以返乡,随即又回到英国的故事。
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桑给巴尔与英国之间不断切换、相互交织的叙事时空中,我们看见故事中的“我”被两个“故乡”同时拉扯又相互抛弃,在两个世界不一致的步伐中,成为双重意义上的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