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高职学报》论文要求
1.来稿内容须是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类、辅导类和应用技术类,稿件用Word2003 软件输入。
2.论文中的图、表须用计算机制作(图、表中的文字一定要可修改),并注明图(表)序、图(表)题名。
3.论文基本结构应依次包括:题名(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项目;作者联系方式;收稿日期。
4.论文必须有至少6个参考文献,可根据写作情况或更多。
5.稿件一律要求有“文章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二、《辽宁高职学报》论文的层次序号写作要求
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4级,若无特殊需求列至三级标题即可。层次序号采用中文数字,格式如下:
一级用“一”
二级用“(一)”
三级用“1.”
四级用“(1)”
三、《辽宁高职学报》编辑部投稿要求
1.投稿时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辽宁××××学院×××荐稿,同时还要在作者稿件电子文档首页左上角注明:辽宁××××学院×××荐稿,以方便我们识别稿件。
2.来稿要填写审稿单(一)、(二)。可以填写后再打印,也可以打印出来,手工填写,填好后请审稿人签字和领导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或部门章,之后把纸质的审稿单邮寄到编辑部,编辑部存档备案。
四、学术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1.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2.作者
①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用连字符。姓名均不缩写。如:
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②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从其惯例。
③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编,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如:
盖 馥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35)
④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如:
盖 馥1,刘 月2
(1.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35;2.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葫芦岛辽宁 125001)
⑤英文作者姓名下同样注明相应的英文项目,如:
GAI Fu
(Dali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116035,Liaoning,China)
3.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应该用第三人称,不得使用“本人、本文、作者、我们、笔者”等字样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摘要的功能是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文摘要篇幅在150~300字以内。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4.关键词
论文的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学术论文均应标注关键词。一般按学科级别从上至下选取3~5个关键词来充分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如:
[关键词]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
5.中图分类号与文献标志码
①中图分类号
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 )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如:
[中图分类号] A81;D05
②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均应标识相应的文献标志: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动态性信息;E——文件、资料。如:
[文献标识码] A
6.正文
正文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文章整体部分最好5000~8000字左右,用以编辑、加工、排版。正文包括所论述的重点研究对象以及实践过程;论文要体现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独到见解;突出《辽宁高职学报》的办刊宗旨;选题好,文字流畅,论文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避免重复写作与网络抄袭的侵权性文章。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列出的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不一定引用原文。我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序号要按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顺序进行著录,序号外加方括号“ [ ] ”。并且引用参考文献要和文中的引用处相对应,文后列出多少参考文献,文中也应用“ [ ] ”以上角标标示出多少,两者要一样多。各类参考献文条目的著录格式参照附件(来自于GB/T 7714-2005附录A)。
8.作者简介
①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如:
[作者简介] 盖馥(1980-),女,辽宁大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
②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
③关于学位。硕士(博士)已经毕业的,就写“硕士(博士)”;硕士(博士)在读的,写“硕士(博士)研究生”。
9.基金项目
各级立项研究项目,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项目文件名称及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辽宁高职学报》编辑部
2014
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