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沈阳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以下简称“智协”)秘书张秀丽、沈阳市为爱毅行志愿服务队领队刘桂清,怀着满满的感激之情,专程来到学校,将精心制作的锦旗赠送学校,以表达长期以来学校对智力残疾人群体提供关心关怀的衷心感谢。学校校长李展超、副校长梁浩代表学校接受锦旗。

学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不仅设立劳动教研室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的理念培养,更加注重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是践行劳动精神的重要载体,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随时随地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无处不在。
学校与沈阳“为爱毅行”志愿服务队深入合作,建立学校“爱毅行”志愿者服务队,师生志愿者们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沈职暖冬,携手同行,我是沈职院大学生”献爱心主题活动,邀请“阳光宝贝”和社会志愿者近50人到校体验大学生活,精心组织策划“三个一”活动,即体验一个职业(M1车间机床体验)、上一堂大学课程(《古诗鉴赏—咏鹅》)、成为一名主角(信息技术体验)。活动中师生志愿者一对一服务“阳光宝贝”,辅助他们参观M1实训中心,陪伴他们到大学课堂学习,体验VR虚拟现实和蓝箱成像技术等,不仅为“阳光宝贝”提供人生第一次大学生活体验,更让他们感受到沈职师生的温暖。



受到教务处和建筑工程学院邀请,20组“阳光宝贝”家庭入校参与百变职场职业体验官“我是建筑工程师”活动,参观和体验智慧工地沙盘、智能塔吊系统等建筑施工前沿技术,并且在钢筋精益结构实训室中亲自操作钢筋绑扎工艺,体验建筑施工中精益求精、严谨仔细的工匠精神。活动结束后,“阳光宝贝”们为师生志愿者表演集体太极拳和手语舞《感恩的心》。


百变职场职业体验官“我是建筑工程师”活动
李展超、梁浩与张秀丽秘书和刘桂清领队开展座谈。
在基础教学部介绍近几年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基础上,信息工程学院书记姚学峰、建筑工程学院书记刘鸽、工商管理学院书记李照清、基础教学部主任刘琨依托各自专业优势共同探讨志愿活动方式和内容,特别是在加强整理、收纳等生活技能,以及剪纸、手工等文化熏陶方面与智协达成共识,进一步拓宽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在座谈中,梁浩深入了解阳光家园和“阳光宝贝”的情况,并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智力残疾人教育事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努力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更多关怀和帮助。同时也希望继续深入合作,教师在志愿活动中也在不断扩宽专业发展方向,提升社会责任感。学生在服务“阳光宝贝”的同时,不断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发扬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张秀丽表示,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让智力残疾人群体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学校的举措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教育水平,更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衷心感谢学校为智力残疾人所做出的贡献,并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李展超表示,志愿服务不仅能够激发师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校要继续深耕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人、财、物支持,建立常态化沟通桥梁,将学校建成“阳光宝贝”的职业技能体验和培训基地,成为“阳光宝贝”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教育的窗口,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感,让师生在志愿活动以技能奉献社会,以爱心传递温暖。
“阳光宝贝”:阳光家园是沈阳市残联、各区级残联为沈阳市部分18~40岁年龄段心智障碍者(智力残疾人)建立的机构。智力残疾包括唐氏综合症、脑瘫综合残疾及星星的孩子自闭症患者。阳光家园的心智障碍孩子(智力残疾人)被社会爱心人士统称为“阳光宝贝”。
供稿|基础教学部
编辑|微平台 夏日博 赵晗博
审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