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国内外最新形势,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11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举行集体备课会。学校副校长王浩、梁浩,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欣、党总支书记邢雨、副院长窦娜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彤主持。

青年教师王准以《续赓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题进行教学展示,分别从历史悠久缔造中华文化、培根铸魂推动文化繁荣和笃定前行建设现代文明进行阐释。

王准围绕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设计等五个方面展开,强调新时代大学生要在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新时代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做到守正创新。王准分别从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入手,采取案例教学、视频展示、讨论、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深入浅出讲授整体课程设计,参会老师收获颇丰。
教研室其他教师开展集中研讨,把自己在备课中准备的教学案例、视频、想法加以补充,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讨环节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书架收尾,得到参会教师的一致认可,学习气氛热烈。
李彤进行会议总结,肯定了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并指出大家的案例丰富、内容新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堂的点头率与抬头率。
王浩、梁浩针对此次集体备课会进行点评。王浩结合本学期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体会强调教师课前充分备课的重要性及集体备课的优越性,鼓励参会教师要持续推进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有效凝聚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梁浩指出,要注意中华文明五个特性前后内容的呼应性,在课程结尾要做好内容上的升华,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加以融合。
本次集体备课会达到预期效果,参会教师表示将继续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效果,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