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正文
 
积极进行自我暗示,改变情绪状态
2015-04-24 09:50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通常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或改变人们的某种行为状态或情绪状态。根据语言刺激来源不同,暗示可以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
一、暗示种类
  1、自我暗示
  是指自己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例如,一个性格急躁的人在即将发火之际,告诫自己冷静些;一个长期处于烦恼或压抑心境中的人,转而告诫自己想开些,如此等等,这类告诫本质上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通常是思维的产物,因而带有意志的特点,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2、他人暗示
  是指所接受的暗示语言来自别人而非自己。一般来说,实施暗示影响的人在被暗示者心目中威信越高,则暗示效果越好。有一位化学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次有趣的暗示实验:上课铃声响过,教授走上讲台,目视全体学生之后,郑重宣布要做一个测定气味传播速度与嗅觉敏感的实验。接着,他打开带来的瓶子,将瓶内的液体倒几滴在棉球上,然后带着难闻的厌恶表情走下讲台,告诉学生,谁嗅到难闻的气味立即报告。靠近前排的学生最先作了报告,此后报告的人陆续多起来,甚至连最后排的学生也报告嗅到了难闻气味。其实,教授倒出来的是不带任何气味的普通液体,只是由于教授权威性语言及动作的暗示,才引起学生们的集体性幻觉。我们通常也有这种体会:当我们心情不好时,一个交往不深的同学好言相劝,往往不如自己信赖的人相劝的效果明显。
二、自我暗示要注意运用的原则
  1、始终要用现在时态而不是将来时态进行
  暗示:如,我们应该说“我现在获得了幸福的爱情”而不说“我将来会得到幸福的爱情”,这并非是自欺欺人,而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每件事物都是首先被人想到,然后才能在客观现实中显现。
  2、要在最积极的方式中进行
  肯定我们所需要的,而不是不需要的。不能说“我再也不偷懒了”,而是要说“我越来越勤奋,越来越能干”,这样做可以保证我们总是创造最积极的思想形象。
  3、一般来说,语句越简短,就越有效
  一番肯定应该是一番传达出强烈情感的清晰的陈述,情感传达得越多,给我们的印象越强。那种冗长,充满理论性的肯定丧失了情感上的冲击力,变成了一种“头脑游戏”。
  4、始终选择那些对自己感到完全合适的肯定
  对一个人有效的肯定,对另一个人也许压根无效。我们所进行的肯定应该是使自己觉得积极,扩张,自在,或是支撑性的,如果不是这样,就试着改动言语,直到感觉合适为止。
  5、进行肯定时,始终要记住我们在创造新的事物
  我们不是试图取消或改变新的事物,这样会引起存在者的冲突和挣扎。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接受并处理那些已经存在的事物,但与此同时,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开始创造自己确切希望的事物,并获得最幸福的新机会。
  6、肯定并不意味着要抵触或努力改变自己的感受或情绪
  接受并体验自己所有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包括所谓否定性情感,而不是试着改变它们,在这样做的时候,肯定会帮助我们创造出一个对于生活的新的观念,这会使我们从此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快乐体验。
  7、在进行肯定时,尽可能努力创造出一种相信的感觉,一种它们已经真实存在的感觉,这样将使肯定更加有效。
三、自我暗示方法
  自我暗示可以默不做声地进行,也可以大声的说出来,还可以在纸上写下来,更可以歌唱或吟诵,每天只要十分钟有效的肯定练习,就能抵消我们许多年的思想习惯。自然,我们越经常性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告诉自己的一切,选择积极,扩张的语言和概念,我们就越能够容易地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60秒自信心训练,帮助消除考试焦虑。这是在美国学校里常见的一种生活游戏,它要求每天早晨起床后及晚上入睡前,各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考生事先需自行设计若干固定格式的提示语,提示语由两种类型的语句组成。第一类是一些肯定句式的、积极的激励性语言,例如:“我有成功的决心,这就意味着我会成功”、“我是一个自信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状态越来越好,明天比今天还要好”等等,要求必须烂熟于心,天天大声背诵,反复强化,这是自我暗示成功与否的关键。这里还要注意句子中必须用第一人称“我”,句式也必须是肯定句,而不是否定句,例如不能用“我这次考试千万不能太紧张”之类的句子,因为那样就成了消极的负面性暗示了。
  完成第一类固定格式句子的背诵之后,可即兴发挥,大声说出第二类事例性的语句,例如“最近我又在……方面取得了进步,我今天的目标就是在……学科的复习测试中进入……位置,我一定要做到!我一定能做到!”第二类语句可以天天有些变化,但一定要富有想象力和激励性,而且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
  根据行为科学的研究,考生若能如此天天赞美自己的优点,时日稍久,便可使自己消除考试焦虑,对未来的挑战充满自信,并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来。

 

关闭窗口
沈职院校园网 | 计算机水平考试 | 英语能力测试

Copyright © 1998-2015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劳动路32号D座 邮政编码:1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