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人生导师>>经验交流>>正文
 
后进生转化工作实例述评
2015-04-19 21:41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案例一]

01级男生A18岁,入学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热情高涨,开课2周之后,发现该生心情烦躁,课堂上时常发呆,自习课经常看小说,与他交流中,了解到该生英语基础极差,缺乏自信,尽管老师同学多方鼓励,安排同学帮带他,可看上英语不足10分钟,既能酣然入睡。第一学期,该生2门课程不及格,其他课程勉强过关。在辅导员与家长的长途通话中感受到,家长和孩子几乎抱有同样的心理,基础差,不过很正常……,学生似乎觉得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理解,对自己的要求更加放松。第二学期,辅导员要求他每周汇报学习情况,但效果甚微,他依旧看小说、玩游戏打发时间。期末考试结束,该生降级,起初该生非常后悔,表示一定会以此为戒,把学习搞上去。可没过多久,由于之前有些课程已经通过,该生感觉时间比较宽裕,应修科目较少,渐渐地惰性心理占了上风,又开始沉溺于小说、上网、打游戏,与新辅导员沟通很少,老师的教育他偶尔会产生压力,但均不能持之以恒,自卑、悔恨、孤独、苦闷等各种消极情绪涌上心头,天天以逃避现实减轻烦恼,2005年该生累计未取得学分29.5,面临退学边缘。

电话交谈中他说:“老师,目前让我继续跟班完成学业不可能,也真的不想再降级了,我决定不念了,但不敢回家面对父母,现在女友家里(由于该女孩身材矮小,家长极力反对交往)……”

分析2005年,该生已22岁,处于青年中期,已属成年人,他希望在各方面能找到成就感,找到自信,渴望得到理解、尊重,渴望自立,可由于基础原因,学习上的压力很大,一直得不到认可,面对屡战屡败的成绩单,势将导致压抑、烦躁、自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疏导:对其长时期以来心灵上承受的痛苦和出现的烦恼表示充分地理解和关切,并肯定他的善良及任寝室长期间的敬业精神。但告知他网络游戏中只会找到自己虚拟的位置,现实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帮他分析目前情形他辍学后的去向在哪里?他心爱的女友在得知真实情况后会如何处理他们的关系?告诉他从现在开始只要 能按 老师所指引的路去走一定可以完成学业,还有机会获得学位,他有些心动,但对自己的能力、定力非常怀疑。经过充分的探讨与协商,决定先邀请其父母来校,沟通情况,创造条件,解决问题。

其父母到校以后,考虑到孩子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家长来校附近租房陪读,帮助监督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情况,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学生上网时间与次数,约定每周五的下午、周六的上午给该生2个小时的上网时间,其余时间下课必须回到家里。同时建议家长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恋爱自由等等。起初学生本人及家长都不同意,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加之母子关系僵化,意义不大。经过反复的分析、引导,家长和学生最终决定按老师的方案尝试一下。就这样,半年的时间里,母亲每天到办公室汇报孩子的表现,然后按照我们规划的方案去做。起初学生故意用言语、行动来伤害母亲的心,希望母亲能因此离开鞍山。但母亲坚持着,每天把我们肯定他、鼓励他的留言条传给孩子,让他向我们规划的目标前进,同时和任课教师商量,加强有关学科的个别辅导,帮助他增强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以前一直生活在母亲“责难”中的他慢慢地感受到亲情,感受到自信,在师生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该生渐渐地主动取消了上网,在重修考试中,各科成绩均在70分以上。然后我们帮他计算学位课的学分绩点,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成绩喜人,他第一次感受成功的喜悦,也找回了久违的自信。半年的接触,母子成为朋友,从未有过的默契让母亲潸然泪下。在我们的努力下,母亲也渐渐改变了观念,接受了他的女友。她说:“孩子长大了,一定要改变教育方法,以后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应该有孩子自己的空间。老师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今年,该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了学位,找到了一份较理想的工作,离开母校前他的毕业设计被指导教师推荐发表。事实证明,大学生无心向学,陷入网迷、网恋往往有其深层次原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细心引导,不可不察。

[案例二]

02级男生B20岁,该生天资聪明,02年入学以来,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60分万岁,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凭着自己的“智慧”,考前突击,及格没问题。就这样,他把大多数的课余时间用来看小说、上网,渐渐地开始迷恋网络和小说。该生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辅导员谈话效果甚微,时有缺课现象,以至于前三学期累计未取得学分近30学分,作降级处理。经过辅导员、学工办主任做工作,该生决心很大,痛哭流涕,表示一定不辜负家长及老师的期望,努力完成学业。辅导员按照家长及学生本人心愿,将该生设法调至03级新生寝室,并安排同学监督,但该生没能调整好自身心态,依然迷恋上网,并且花掉了部分学费,原本内向的性格,加之降级与学费等的多重压力,该生消极、逃避、孤独、苦闷,以至于累计30学分,该生不接受学校特殊申办处理意见,申请自动退学。

分析:该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导致中途辍学原因:第一,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误导,认为高中三年是最苦的,只要熬过,走进大学校门就可以放松要求,苦尽甘来,导致该生对自己大学生活定位不准确;第二、该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动力,惰性心理、贪图安逸心理、投机心理比较强;第三、学院疏于管理,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处理上手软。由于学校换建,东西两院管理,而学院主体在西院,只有一年级新生在东院,缺乏高年级学生的带动与感染;而辅导员缺编,带班数量多,对新生养成教育抓得不够,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同年级的学生干部去管理,畏难情绪较重,缺乏力度,而学生自觉学习意识、自律意识较差,旷课、自习现象时有发生。考虑到管理考核的角度有漏洞,因此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有些手软;第四、学生或出于求知欲,或出于好奇心理走进了网吧,进而荒废了学业;第五、辅导员工作深入不够,不能持之以恒。学生与家长的不配合,导致辅导员也放弃了对该生的再教育,没有及时把该生带回课堂;第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生自我教育不能有机结合。

综述:做好后进生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充满爱心、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二、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后进生外表套有一层硬壳,但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第三、赏识后进生的优点。

每一个后进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握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要积极营造转化的空间,给他们表现的机会,给他们转变的时间。

第四、帮助他们树立转化的信心。

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绽放花朵。重拾自信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有意安排,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第五、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是长期性的工作、十分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教师要有满腔的热情和足够的耐心。

第六、在教育转化工作中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关闭窗口
沈职院校园网 | 计算机水平考试 | 英语能力测试

Copyright © 1998-2015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劳动路32号D座 邮政编码:1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