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通知: · 关于征集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2015年论文题目的通知    03-19      · 关于征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案例的通知    11-07
 
 
 首页 
 文件通知 
 职责范围 
 媒体沈职 
 规章制度 
 统战工作 
 主站首页 
 
  媒体沈职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沈职>>正文

立德树人 产教融合 服务沈阳城市建设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全面振兴 探索职业教育“沈职模式”

2018-12-19 08:45 来源:沈阳日报 

“创新创业”“精益求精”“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沈职院)校园漫步,你会被道路两旁的“校园旗语”吸引,这些“旗语”就像一部打开版的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时时刻刻激励着大学生、高校教师们。

来自沈职院的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毕业生总数为4438人,实际就业人数为4320人。学院初次就业率为97.34%。其中,省内就业人数3788人,省内就业率高达85.35%。

沈职院党委书记张黎明教授表示:“作为职业院校,我们要主动适应辽宁乃至沈阳的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忠诚可靠,为国家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沈职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学校。时间回溯到1953年,沈阳市机电工业学校创建,为我国东北工业重镇沈阳,培养大量技能人才。65年弹指一挥间,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学校,如今成长为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和实习管理50强,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沈职院先后荣获国家、省技能大赛奖项300余项,学院高考报名人气指数、学生规模、就业质量在东三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立德树人:先“育师”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在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面对第一批00后大学生、“千禧青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王久成院长代表学校提出了四点希望,希望大学生们:要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青年;要成为敢于担当、勇于奋斗的青年;要成为勤于钻研、崇尚工匠的青年;要成为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青年。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王久成院长进一步表示:“立德树人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育师、育人。”高校要将立德树人嵌入学校教学管理以及各项工作当中,就是要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五维”,即以德育人、以智育人、以体育人、以美育人、以劳育人。

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沈职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2018年荣获“辽宁好人”荣誉称号的王素艳老师,是工程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她不仅参与国家、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屡获大赛奖项,而且指导学生参加省市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并年年获奖。2018年,她带领学生一举获得“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国赛三等奖。

“沈阳好人”候选人、沈职院首个现代学徒制班“i5智能机床班”的班主任赵慧老师,通过夜以继日的细心努力,让首批24名学徒制学生受到企业高度认可,在顶岗实习期间就有2名学生成为了培训师、3名成为了技术支持、1名成长为销售精英。毕业那年新年,学生张蕊送给赵慧老师的贺卡上写道:“我们在机床厂实训的20天,您每天都和我们在一起,一起实训、一起吃饭,一起学习机床编程……在返校的大巴上,您还认真倾听我们实训过程中的趣事。真心感谢您的陪伴和鼓励。”还有一位毕业生说得言简情深:“慧姐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

在沈职院的“文化建设方案”中写道: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围绕技高品端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就连新疆的职业教育教师们,都来到沈职院“取经”。11月19日上午,新疆和田和阿勒泰地区的五位教师来到了沈职院交流学习,他们将在这里免费学习40天。来自新疆的老师们表示:“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沈职院各位领导的热情招待和精心安排。他们还为我们量身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包括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9大方面。这让我们更加珍惜沈阳的学习机会。”

开放合作:“校校合作”携手共赢

11月15日,沈职院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原则,全面促进两校间教育、人才、科技、文化、社会服务的交流与合作。具体包括:教师互派、科研开放、课程互认、实训室共享等方面全面战略合作。截至目前,沈职院已经聘任沈航一位教授为机械学院院长,沈航也将聘请沈职院一位优秀教师为客座教授。

其实,沈职院早在八年前,就已经开始探索股份制开放办学。该学院软件学院就是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2017年挂牌的沈阳中德学院,按照市里的方案,也将采用新体制、新机制,引进社会力量、社会资本,采取股份制合作办学,以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把更多人才引进来。

目前,沈职院正在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合作,双方将共同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共同组建团队,共同研发,成果共享等全方位合作。”信息工程学院马力院长介绍,“希望借助对方在专业领域的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我们教师队伍的专业实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跟前沿技术

腾讯、华为、阿里巴巴在沈职院均建有实训室。沈职院与沈阳自贸区电商联盟等进一步洽谈合作,还与欧盟沈阳汽车城14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将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沈职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为人才培养和认证已经放在了沈职院,我们成为了华为东北地区人才培养中心。下一步,我们还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王久成院长表示:“高端人才培养需要与高端企业合作。只有与拥有世界前沿技术的企业合作,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世界前沿技术。我们的教师也要融入到企业培训团队中去。因为只有教师接受了企业的先进技术,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

今年10月末,沈职院科技学院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约,培养以大数据为主的相关专业人才,预计明年9月将开始“学徒制班”招生。“此次合作,阿里巴巴出资300万元,在学院建设两个实训室,还将派出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三年400学时的教学。毕业后,通过考核的学生,就可以获得阿里的上岗证。”科技学院董凤服院长介绍,“沈职院‘学徒制班’为中专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就业机会,毕业生最高月薪能达到5000元左右。下一步,华为与3com合资共建的华三公司也将与我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学校实训室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水平。”

人才培养:“双元制”服务地方发展

“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已经惠及沈职院每一名学生。沈职院还总结出独有的“2611”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二双”(双重身份:学生、企业员工;双导师:校内教师、企业师傅),“六共”(共定培养方案、共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评价),“一交替”(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一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探索并实践校企深度融合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作为国家首批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沈阳服务中德合作战略,为德资企业服务,提供高素质人才。沈职院去年11月挂牌成立的沈阳中德学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同时收获颇丰。2018年,德国宝马从沈职院招聘了近150名毕业生。其中,沈阳中德学院表现亮眼,毕业生全部被德企“抢走”。其中,宝马班毕业生20人、德克斯米尔和欧福招聘19人,还有宝德等德企也加入了“抢人大战”。

沈阳中德学院侯伯民院长介绍:沈阳中德学院成立以后,教师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以德克斯米尔“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为例,从今年3月开始,双方教学团队数次互动、合作,最终确定人才合作培养方案,其每一门课程,都是按照企业需求精确调整。

今年4月26日,米其林班第二期开班仪式上,米其林公司生产部长Christophe Gelloz表示:“米其林班的成功举办,使校企双方增进了互信和了解。米其林班一期学生在岗位的出色表现,反映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素质。米其林公司愿与学院共同开展更广阔的合作。”

放眼国内,除了机床班、燃气班,沈阳新松也将与沈职院合作,酝酿开办订单班……今年11月,沈阳市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市经信委联合举办2019届毕业生与中小企业双选洽谈会,致力于落实市委、市政府聚集人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沈阳中小企业在科研、生产工艺、技术难题的解决方面,急需职业院校的支持和参与的现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促进学校毕业生留在沈阳,为沈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助力。

外企、国企、民企,包括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对沈职院的毕业生也越来越认可。王久成院长表示:“沈阳本地企业一直是沈职院服务的重点。专业对接产业,我们紧紧围绕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调整专业结构,从63个专业调整到51个专业,与沈阳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较远的专业就停办。同时增加了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主导产业的招生数量,服务沈阳地方经济建设。”

与此同时,沈职院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沈职院软件学院成立国际学院,招收了20多名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作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沈阳分盟成员单位,学院还将进一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联系与合作。据悉,近期尼泊尔驻华大使将专程来到沈职院,为尼泊尔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寻求导游、酒店等方面留学生的合作培养。

“双高”示范:实现职教振兴的“沈职模式”

“实现‘双元制’突破,实现教育振兴的‘沈职模式’,沈职院正在努力打造职业教育产业集团,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绿色通道。”王久成院长表示。

目前实现的路径,就是从辽宁省“双高”示范,到全国“特高”的职业教育升级之路。

“双高”示范,是辽宁省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大做强一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群,为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和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与智力支撑,自2017年起组织实施的“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简称“双高”示范。

目前,沈职院已经成功通过专家遴选,成为“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群成为“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学院还成功获得沈阳市政府1.2亿“双高”项目建设支持资金。

沈职院承担的“双高”示范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现代化办学环境建设、重点专业群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多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办学机制体制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文化建设、沈阳中德学院特色项目建设十大子建设项目。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马力介绍:“目前‘双高’示范建设过程中,我们学院正在建设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这是一个集人才培养、国际认证、创业孵化、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基地。以实现政校企行各方资源有效整合,打造全方位基地。”

王久成院长表示:“如今,我国职业教育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在高质量完成辽宁省‘双高’示范各项建设任务的同时,我们要把沈职院建设成为办学理念领先,管理机制创新,办学条件优良,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先进,国际影响力强,政府支持力度大,行业企业高度认可,产教融合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高职院,为沈阳及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关闭窗口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