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平台和校园网刊发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处、基础部、安全保卫处、校企处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的情况。
信息工程学院
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广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入挖掘更多的IT企业,提升学院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助力学生对口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加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与创新创业教研室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投入,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自成体系的教学方案。切实抓好科研工作,打造学院精品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学院精品课程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的建设。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制订学院高素质人才引进机制,继续吸引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人才,实现“为重点学科、特色学科”配齐学科团队的目标。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鼓励校内专业教师通过在生产一线实践、申报行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开展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径成为“双师型”教师。注重从生产一线引进具有行业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审核兼职教师和外聘专家的资质,确保可以领导学科建设,帮助并指导申报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实训处
加强顶岗实习的检查工作,特别是外省地区要加大检查力度,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研发新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在远程管理、分级监控、数据分析基础上逐步实现实习管理无纸化,逐步完善数据录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各二级学院的实践教学资源占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实践教学资源总体情况,为学院实践教学资源再投入提供依据。对各二级学院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各实验室利用率情况,为实行绩效考核奠定基础以及内部核算提供初步依据。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针对各二级学院实训室建设基本情况,结合实训室使用功能分专业进行实训室统筹管理。对各二级学院新建实训室建设与发展规划进行审核,做到统筹规划、合理设置。修订校内实训室(基地)建设工作规范:实训室要有统一的名称标牌,实训室(基地)内要有公开公示上墙的内容,包括安全警示及要求、实训室(基地)功能及实训项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典型课题操作流程图等。实训室(基地)要有基本账本,包括实训室(基地)设备仪器登记本、实训室(基地)使用记录、大型设备使用记录等。加强实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的过程管理。修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规范实训教师课前准备内容;规范实训教师实训课流程:包括安全提示、课题说明及强调、现场操作示范、巡回指导、中间集中指导、实训小结等。
基础部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坚定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二是明确要求,破解难题,确保“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为“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提供保障、营造氛围。
安全保卫处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用新思想武装自己,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创新实干促振兴,牢固树立服务第一思想,改革创新的意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安全保卫处正确认识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把握安全工作发展新动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作风,推动思想解放,促进思路创新,确保解放思想大讨论取得实际效果。以《解放思想 凝聚力量 勇于担当 敢为人先 创新实干促振兴》为下一步工作举措,当前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深刻认识此次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勇敢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咬定目标不放松,克难攻坚抓进度。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负新时代的使命,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更新观念,以思想大解放激发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境界,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敢担当、有创新、能作为。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校园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企处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好学懂弄通做实。坚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和辽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持续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 振兴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要义精髓。使全部教师充分认清东北振兴和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自觉推动学院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建设工作。加强创新思维意识,认清差距弥补不足。按照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建设要求和标准,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不断完善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提升内部聚集能力,促进集团成员间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以校企联盟、职教集团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学院与联盟内高校和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进行开放性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要通过但不局限于重点专业群进行校企合作,要给予合作项目进行有效的政策咨询和管理指导,实现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内容创新、管理创新。
(文字提供: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处、基础部、安全保卫处、校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