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职要闻

沈职要闻

沈职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沈职要闻 - 正文

学校党委书记李宏印讲授“开学第一课”

日期:2025-09-29 浏览量:

9月27日,学校党委书记李宏印以《青春为墨 匠心为笔——书写挺膺担当的奋斗答卷》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在庄严而热烈的开学典礼过后,5879名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生共同聆听这场充满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入学第一讲。

李宏印代表学校党委和全体师生向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军训期间付出辛勤努力的教官和教师表示崇高敬意。他充分肯定同学们在军训中展现出的坚韧意志和昂扬风貌,勉励大家以“沈职人”的身份开启新征程,书写属于自己的大学篇章。

此次“开学第一课”围绕“历史”“传承”“创新”三个关键词展开,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传承中坚定信念,于创新中勇担使命。


历史:筑牢认知根基,锤炼过硬本领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9月3日,国家以一场盛大的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到科技强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李宏印讲到,选择沈职,不仅仅是选择了一所大学、一个学习场所,更是选择了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精神传承,一种与祖国同频、与时代共进的人生坐标。作为沈职人,该如何担当使命、实现成长,他向同学们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学史知本,筑牢认知根基,做有温度、守底线的青年。一代代沈职人用行动筑牢的“认知根基”,是对专业的敬畏,是对责任的坚守,更是做有温度、守底线的技能人的初心。二是思史省身,校准行为方向,做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一代代沈职人用行动“校准方向”,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以专业之力突破关键技术,以务实之举赋能乡村振兴,以创新之策驱动产业升级,让每一次实践都汇聚成强国路上的微光。三是践史赋能,锤炼过硬本领,做求真知、务实功的青年。一代代沈职人用行动“求真知、务实功”,证明了技能提升无捷径,本领锤炼靠实干,不仅把奋斗精神融入每一次实训,更将务实作风刻进每一个操作细节,以锤炼过硬的本领打磨扛起时代重任的“技能底气”,努力成为让国家放心、让行业认可的有为青年!

传承:接力精神火炬,矢志技能报国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从进入沈职的那一刻起,“沈职人”就是同学们最闪亮的身份标识。他提出,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变局,肩负强国有我的历史重任,身处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同学们唯有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以沈职精神牢固夯筑成长根基,让“沈职精神”成为接力传承的炬火鸿光,才能更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途中铸就荣光。一要传承“爱国”情怀,矢志不渝报国之志,将爱国铭于心,将报国见于行,夯实立德之源、立身之本,把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强国建设宏图,将汗水心血倾注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展现新时代沈职人的报国担当;二要传承“公能”品格,强基固本担当重任,积极培养胸怀国家、放眼世界的格局,练就不负时代使命的扎实才干和过硬本领,争做新时代新征程中助力“中国巨轮”扬帆远航的强劲“后浪”;三要传承“奋斗”底色,向阳而生砥砺前行,沉下心来钻研技能,把“精技笃行”刻进骨子里,用双手打磨技能,用行动扛起责任,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让沈职骄傲、让社会认可的“未来工匠”!

创新:激发青春潜能,勇立时代潮头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关键之年。我们可以看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一大批有志青年挑大梁、担重任,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创新的浪潮正以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奔涌向前。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如何在这个时代绽放青春光彩,收获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在这里,他给大家三个建议:

一是以“初心使命”锚定航向,筑牢技能报国的精神底色。创新源于扎实的功底。学校的一位老师方文墨,是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作为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制造厂的钳工,他被誉为钳工界“奇才”。由他创造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这个精度仅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连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数控机床加工都达不到这个精度,被称为“文墨精度”。愿同学们以方文墨为镜,把实训当战场、把实践当“磨刀石”,让“手上功夫”炼成“心中智慧”,真正做到“以技促创,以创强技”,用过硬技能擦亮青春,用实干扛起报国使命!

二是以“创新之魂”激发潜能,汇聚追求卓越的持久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大国工匠张文良用实践证明,行业的“卡脖子”处,就是创新的“发力点”。作为扎根老工业的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要“贴着产业走”,把创新的“靶心”对准产业需求,让创新成果服务区域发展、助力行业升级,真正成为“能解决问题的创新者”,以创新之魂汇聚追求卓越的持久力量!

三是以“挺膺之姿”勇担使命,写下不负时代的青春答卷。每年毕业季,一批又一批沈职学子都在用行动践行这份嘱托——有人扎根基层一线默默奉献,有人勇攀技能高峰成为大国工匠,有人闯荡行业蓝海开拓新市场,以不同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你们成长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个人的发展轨迹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希望同学们养成博学善思的习惯,广泛涉猎,触类旁通,兼具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养成勇于实践的习惯,扎实功底,精于技能;主动融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积极投身科创与实践,在“敢想”中打破思维定势,在“善创”中磨砺开拓之能,在AI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浪潮中,勇挑时代大梁、争当创新主角,为未来积蓄守正出新的底蕴和实力。

李宏印勉励同学们,“以青春为名、以理想为翼、以奋斗为桨,用信仰之光照亮青春航程,用过硬本领托起青春梦想,用拼搏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优良品行展现青春风采,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供稿|学生处

排版|微平台 李金妍

审校|孔芳

编辑|刘思旭 林美辰

责编|汪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