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2025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通过历史回顾与时代对话,全校师生共同接受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的思想洗礼。
铭记历史:一堂跨越时空的“大思政课”
9月3日上午9时,师生们在数字化大厦报告厅、俱乐部等分会场通过直播画面观看大会,共同目睹了天安门广场上红旗招展、礼炮轰鸣的盛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迪沈职人认识到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浴血奋战的结果,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胜利。大会阅兵由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等45个方(梯)队组成,战士们身如青松挺拔,战车如钢铁长城列阵,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充分彰显出中国军队的新时代风采。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这是沈职人向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致以的最崇高敬意,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和平盛世,值得永远被铭记;这是沈职人对现代化国防力量无比过硬的自豪欢呼,先进的武器装备、英姿飒爽的军人风采彰显着大国崛起的雄厚实力;这更是沈职人对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期盼,他们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矢志实干争先,奋笔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沈职答卷。




培根铸魂:一场凝聚共识的使命对谈
大会直播结束后,学校党委书记李宏印与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工匠、抗战烈士后代等师生代表举行“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主题座谈会。

座谈会上,师生共同回顾了抗日战争那段山河破碎、风雨如晦的艰难历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会议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正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既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会议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精神之光照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红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抗战故事成为师生历史认知的“锚点”、精神共鸣的“触点”和成长实践的“支点”,培养更多“懂技术、有担当、传红色”的高技能人才;要发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做好“十五五”谋划,让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为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提质增效作出贡献。
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周鲁宁,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旅游艺术学院教师孙占伟,沈阳工匠、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杨志丰,沈阳市高层次人才、中德学院博士教师房贤仕,抗战烈士后代、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田宜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纪秋颖,学生会执行主席、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王子聪从自身出发,围绕技能报国、党员担当、潜心科研、匠心筑梦、勇担使命等方面如何在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进行发言。孙占伟讲到,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胜利,新时代党员教师要做“传承者”与“开拓者”,既要把抗战故事讲给学生听,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更要带着学生扎根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青春接力:一次多维联动的系列活动
开学以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一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在“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上,师生共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以一场融合历史回响与青春誓言的仪式,正式开启新学期新征程。在庄重肃穆的示范性入团仪式上,300余名新发展团员进一步筑牢爱国主义精神根基,深刻体悟青春使命与时代担当,鲜明的仪式感强化了共青团思想引领作用,切实提升仪式教育实效,获得共青团沈阳市委的认可与点赞。此外,学校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共建活动,团学干部、学生骨干参与展厅维护、参观咨询等志愿服务,还为先烈敬献菊花,追忆哀思。特别是3日当天,他们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与馆内全体工作人员一同收看纪念大会直播,沉浸式体悟“抗日战争起始地”的历史脉络,让那段烽火岁月的记忆愈发清晰而深刻。


这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感染着师生以史为鉴,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引导青年学子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四史”教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党委宣传部
审校|孔芳
编辑|刘思旭 林美辰
责编|汪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