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职要闻

沈职要闻

沈职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沈职要闻 - 正文

打赢双高决战振兴勇当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五)|“导航·定制·赋能”塑工匠之师

日期:2022-03-24 浏览量: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和培育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马力主持申报的“云计算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得建设立项,这是我校首个获批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省双高、国双高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云计算团队带头人马力教授,作为国家双高专业群骨干专业、省双高专业群、省卓越专业群等项目建设负责人,以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云智产业学为平台,在省优秀教学团队、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基础上,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热爱教科研工作、具备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为信息工程学院5G+工业互联网专业群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一、“导航·定制·赋能”,塑工匠之师

团队建设,在“双师素质”过硬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双师能力”,并创新提出“导航·定制·赋能”培养模式。导航做政治素质过硬的“四有”教师,做业务能力精湛的“四个”引路人,做育人水平高超的“四个统一”教师,为“双师能力”提升扬起风帆;定制,全面启动华为、腾讯、新华三等行业标杆企业的认证讲师培养项目,以云智产业学院、电子信息类教师协作体等为平台,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建设为载体,构建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实施团队专业总监负责制,多渠道提升“双师”能力;赋能,通过平台赋能、自我赋能、团队赋能及成果取得联动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最终使团队成员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实践项目的开发者、专业的建设者,塑造成能向行业企业赋能的工匠之师。

二、深度产融对接,育工匠之才

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新华三、腾讯、南京第55所、东软等企业进行深度的产融对接,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云智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校企协同构建“导航·定制·赋能”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度产教融合。

以“成长导航地图系统”为载体,导航培养定位及路径;以岗课赛证融通下的“超市+专柜”课程体系为依据,定制个性育人方案; 以校企共建工匠工坊为平台,为学生成长赋能。工坊将“四真实”(真实工作场景、真实工程案例、真实工作过程、真实商业项目)引入育人过程,同时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实现真正的项目化、企业化、行业化。目前,已建立腾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游戏制作、微信小程序)、华为(ICT网络、物联网)以及影视制作、虚拟显示、界面设计等工坊15个。学生培养成效显著,获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一等奖20余项;高质量就业率大幅提升,为辽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数字工匠。

三、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收获“高端科研成果”

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创新团队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培养职业院校省级教学名师1名,辽宁省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1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1名,沈阳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5名;团队成员教科研能力显著提升,获批国家级课题1项,成立沈阳市专家工作站和沈职-致博商务智能与数据驱动研发中心,承接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等20余项,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横向课题20余项,论文50余篇,专利、软著等50余项。

铸德立信,矢智不息。信息工程学院将以国家级团队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以提质培优、部省共建、兴辽卓越校建设为引领,以质图强,育工匠之才;以人为本,塑工匠之师。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为推动我校发展、服务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