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职要闻

沈职要闻

沈职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沈职要闻 - 正文

最美沈职人|专心专注 传承匠心 培养大国工匠

日期:2021-05-17 浏览量:

5月7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召开沈阳市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暨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我院教师段晓旭被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段晓旭是我院机械工程学院拥有33年教龄的教师,他常年担任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创大师、市总工会职工技术技能专家、省总工会送技能进企业技师团数控加工中心组组长、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等多项社会职务,多次担任国家、省市各类赛事的裁判长和省市赛队的教练及技术指导工作,荣获辽宁省五一奖章、辽宁省加工中心操作工技术能手、辽宁省数控铣工技术能手、“优秀技术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培育大国工匠

深耕职业教育三十余载,在教学实践中,段晓旭老师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通过对本地域制造业技术特色的提炼,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探索,总结出一套 “教、学、论、产、创”融合的教学方法。建立以生产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方法,带徒传艺,让学生通过生理感官接触,能够听到、看到、摸到知识,进而掌握知识。

段老师教会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下浸润成长。教学形式由主导教学向引导教学再向导演教学进阶,使教师角色由教员向工长转变,使学生角色由学员向职工转变,使教学层次体系化、职业化,让学生逐步真正掌握、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内化并外显成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学会寻求完成任务的多种方法。

创新“快捷教产”教学模式。根据实际生产及教学融合度对生产任务进行筛选,使教学即有随机性、选择性又有针对性。对组织管理、岗位能力等方面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并融入到教学项目中,从而保证教学项目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创建“自由创客”教学模式,挖掘学员的个性潜力,有效发挥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教学实践中,段老师从职业认知、就业导向入手,全方位关心学生,为他们学习技能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就业咨询、开拓就业门路,培养出一大批数控加工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使之成为辽沈地区各大企业数控加工方面的核心技术力量,多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五一奖章、辽宁省技术能手、辽宁省大工匠、盛京工匠、各级劳模等荣誉称号。

建设工匠教学团队 服务奉献社会

在与多个企业的长期深入接触和教学、培训及生产实践经历中,段晓旭老师深知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为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汇聚省内机械加工领域的典型工匠、劳模、大师,搭建混编工匠教学团队,开展“工匠劳模大师”教学技术培训活动,将工匠、劳模、大师请进校园,成立“工匠劳模大师联盟”,切实以大师风范造就未来行业精英,并推进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016年,成立沈阳市“段晓旭技能大师工作室”。段老师秉承技能大师工作宗旨,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传承精湛技艺,推广先进工艺及操作方法,开展技能竞赛培训,举办技术专题讲座,宣讲工匠精神。深入产学研合作一线,践行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工作职责。长期为诸多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及服务,累计产值达千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铲除其零件设计缺陷的隐患并予以纠正,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科技公司进行技术支持,设计研发并生产新型专利产品;为生产企业进行了“牛头刨床的数控化改造”,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设施建设所用相关机械的关键零件项目进行了技术攻关,并已取得成效。

按照省总工会“双服务”工作要求,2019年至2020年,段晓旭老师先后到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大连重工集团等企业开展技能讲座,开展“送技能进企业”活动,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下一步,依托沈阳市总工会盛京工匠学院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段老师将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筹建技术工艺站,为中小微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工艺支持。

在表彰会后,段晓旭老师表示:时代需要大国工匠。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刚刚闭幕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对职教人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高的认识。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沈阳市委、市政府将这项荣誉颁发给职业院校教师,体现了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项荣誉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集体荣誉,这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师培养的结果,也是每一位沈职人在默默耕耘的结果。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仁心育德匠心育能的教风,将更多地沈职学子培养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