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委办公室(信访办)
 本站首页 | 校内发文 | 信息简报 | 规章制度 | 工作职责 | 下载专区 | 信访工作 
图片信息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信息简报>>正文
 
2014年第9期
2014-08-27 11:02  

 

 

 

 

 

 

 

 

 

 

9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2014827

 

 

 


本 期 导 读

 

      学院召开第三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高秀兰书记在第三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的讲话

 

 

 

 

 

 

 

学院召开第三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78日下午,学院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第三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杨明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学习会。

会议首先由张黎明院长通报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学院实际提出贯彻要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逐一领学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党委书记高秀兰作了题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要讲话。

 

                                (党院办供稿)

 

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教育的决定》精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高秀兰书记在第三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沈职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面对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沈职院如何应对,给每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主张,既是沈职院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沈职院生存定位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保持足够的思想准备、技术准备、管理准备和经济实力准备,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改革、接受改革和示范改革。下面就如何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打好基础,我代表党委提出以下十点要求:

一、学习《决定》,正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为示范改革打好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是党中央提出的新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各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在促进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实践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做职业教育改革的示范,这是沈职院今后一个时期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

二、贯彻《决定》,深入了解党中央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思路,为接受改革做好准备。

按照“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落实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落实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认真贯彻教育部系统设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框架、改革结构和改革布局及运行机制精神,设计和调整沈职院各项工作方式,平稳接受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和工作方式转变。要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和职普教相互沟通的新渠道,创建国家一流高职院的崭新管理机制。

三、加强科学管理,按照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律,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提倡理念创新。要学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办法,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高职院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的办学模式,为沈阳经济提质增效的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大力研发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育方法,通过改革学时、学分和学制管理制度,探索全日制高职教育与非全日制高职教育相融合的新管理模式。

四、加强调查研究,落实《决定》中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深入探索互补双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连通方式,增强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前位思考。了解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内在规律,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向沟通平台,通过开展课程互认,开辟学生通过顶岗学习与在校学习之间知识互相转化和技能提升的新渠道。了解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相关关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深入谋划优势互补的各类校企合作办学伙伴,实现共同培养优质人才。

五、增强服务意识,按着职业教育改革目标要求,全方位练好服务的基本功。

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找好切入点,为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根据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按照现代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要求,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瞄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需要,优先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兴专业,为提高沈阳制造和装备市场竞争能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强为金融、电子商务和高新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专业,为提高沈阳社会服务水平做出贡献。

六、深度谋划新思路,积极做好省职教集团的牵头工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做出示范。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对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有重要的助力作用。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机制,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互赢的原则,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借地方政府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契机,研究利用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支持政策,研究职业教育集团相关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研究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

七、积极探索新机制,抓住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机遇,建立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模式。

根据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精神,掌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信息,探索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研究本科院校转型政策,探索与本科院校合作的方式,寻求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建立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管理办法。

八、加强德育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按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需要,加速建立传承民族工艺文化和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优良传统平台,引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把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职业教育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建立融合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中,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引导在校学生,以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探索与企业联合的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试建职业道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

九、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驱动力的专业改革机制,研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要着力办好现有特色优势专业,压缩供过于求专业,调整和改造办学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要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要根据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管理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课程评价和引进国际先进课程,提高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要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按改革思路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企业真实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进行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研究学生的职业兴趣。

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为快速发展积蓄后劲。

根据师资队伍现状,继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引领师资队伍水平提升。合理引进年轻、高学历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符合学院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探索新的师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继续完善教师培养制度。依托高水平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探索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以上十个方面是党委依据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提出的要求,望各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遵照执行。

         (党院办供稿)

 

 

 

报: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教科工委,市教育局。

发:校领导及党委委员,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存档。

(共印50份)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6-2008党政办公网.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劳动路32号 邮政编码:1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