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2014年7月8日
本 期 导 读
● 学院召开校企合作专项治理工作第二次会议
● 高秀兰书记在校企合作专项治理工作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 机械工程学院召开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东三省教学论坛
● 学院与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办学协议
● 喜讯
学院召开校企合作专项治理工作第二次会议。6月19日下午,学院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校企合作专项治理工作第二次会议。党委书记高秀兰,院长张黎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明,副院长李静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杨明副书记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校企合作处处长郑艳的工作汇报。李静副院长针对此次专项治理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规范管理提出四点意见。院长张黎明做了讲话,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校企合作处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尤其在校企合作双方投入的评估工作中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管理,进一步理清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清楚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下步如何能更好的理顺校企合作工作,加强校企合作齐抓共管力度,增加对校企合作过程中企方执行协议的考核管理,使校企合作能更好的落实学院“两上两创”的工作目标,更加符合学院办学及人才培养需求。最后,高秀兰书记做重要讲话。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高秀兰书记在校企合作专项治理工作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高职教育发展形势,剖析校企合作现实情况,去年五月份,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十分必要,也很及时。为加大工作力度,迅速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校企合作工作健康发展,党委决定,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中的重点,把校企合作工作列为专项治理。
校企合作处开展工作以来,一方面认真调查研究,一方面做较细致的指导工作,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发现诸多的问题,如: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任务不够明确;日常办学管理粗放;职能部门管理任务不清;重要工作无备案资料;学生旷课严重等。校企合作处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做了大量工作: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评估,对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环节进行抽检,算清校企合作双方投入为4:1的比例,教学运行和质量有盲点,师资力量不足等实际情况,为学院做好校企合作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刚才,校企合作处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使大家进一步明晰了校企合作管理任务和责任,明晰了校企合作双方投入和经济往来问题,明晰了教学质量和师资管理,明晰了学生严重的旷课现象。这些都有利于学院把握今后校企合作方向,有利于把好财务预算工作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关口,也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办学质量。看来,校企合作处的作用超出成立当初的预想效果。
校企合作工作是学院的大事之一,全院教职工都要关注并深思: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校企合作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校企合作专业的学生与非校企合作专业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优势?今后的校企合作应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处不但要明确这五个问题,还要研究这五个问题,要为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供科学思路。根据今天校企合作处的汇报,再提几点要求:
一、校企合作处要继续发挥知难而进精神,进一步深度调研,把没清楚的问题进一步理清;把群众有反映,学院还没发现的问题再查一查;要到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满意度;要继续与四家校企合作方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
二、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旅游艺术学院要进一步细化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日常管理,继续查找在教学、学生、师资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到位的地方,加强管理,建立管理机制,制定管理规定,使校企业合作专业的学生与非校企业合作专业的学生能享受同等教学资源、环境、质量和服务,保证学生公平就学。
三、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等职能管理部门要从不同角度齐抓共管,互通信息,提供优质服务,同校企合作处及各二级学院共同把校企合作的历史问题解决好,不让学生吃亏,不让学院发展受影响。
四、校企合作处提出的是否修改协议问题,要列入领导班子会议研究。
五、各相关部门包括财务处要从管理职能角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管理,规范校企合作工作程序,探索校企合作方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作新思路。
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在发展、在完善、在进步,大家能看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就是成就,校企合作是学院发展中的大事,也是取长补短的好事,是利用社会资源的可行渠道,我们必须做好,为学院实现大发展助力。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积极搭建三方合作平台 加快推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机械工程学院召开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东三省教学论坛。为充分发挥模具专业在全国示范院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院机械工程学院于6月6日召开“职业教育改革下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东三省教学论坛会议”。本次论坛由机械工程学院主办,辽宁省电加工与模具学会、沈阳市工装模具协会、润品科技集团协办。学院副院长管俊杰、教务处处长李超参加会议。此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辽宁省模协、沈阳市模协、深圳模具学会、润品科技集团等单位的业界专家,以及来自东三省30余所院校模具专业的领导和老师。论坛由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光宇主持。
学院副院长管俊杰致开幕词。会上,机械工程学院栾敏教授作了题为“模具人才培养方案发展探索”的主题发言,深圳模具学会副会长谢力志作了“教学模式转变—模具专业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的发言,润品科技集团总经理杨雄作了“制造业先进技术--以柔性技术为例多学科项目教学法” 的讲座,辽宁省电加工与模具学会卢汉作了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与模具企业需求的报告。
本次论坛是模具专业领域规格较高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论坛为我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于我院模具专业的建设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机械工程学院供稿)
精诚合作、深度融合——学院与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办学协议。6月16日,在黄浦江畔的申华金融大厦,院长张黎明与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汤琪签署《深度融合办学协议书》。上海申华常务副总裁沈毅,学院校企合作处处长郑艳、办公室主任汤晓伟,汽车分院院长明立军、党委书记王景军、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王文佳出席了签约仪式。
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与CBA(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汽车一同成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三大产业支柱。上海申华以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为主导产业,目前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汽车销售及后市场服务、新能源、房地产、金融投资和产业管理等,旗下近40家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
协议约定校企合作双方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在课程、师资、实习实训等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将汽车类及相关专业做实、做强,共同培养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此次合作受到了市领导和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并对双方的合作寄予厚望。 (校企合作处供稿)
喜讯1:机械工程学院在2014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在4月16日举行的辽宁省职业院校“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技能大赛中,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关颖、王素艳带领的由李刚、支艳清、李志鹏3名选手组成的代表队,取得了“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并代表辽宁省参加6月末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大赛。
此外,机械工程学院唐海波、关谷涵和工业实训中心汤振宁三位教师带领的由刘金芳、柳鑫厚、景鹏飞3名选手组成的“模具团队”;吴爽、周玮、王国欣三名教师带领的由何思林、杨涵、桑天宇3名选手组成的“计辅团队”,也分别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注塑模具CAD/CAE与主要零部件加工”两项技能竞赛中双双夺魁,他们将和“数控”团队一起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机械工程学院供稿)
喜讯2:机械工程学院在2014市大学生(企业)模具设计师竞赛中捷报频传。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14年沈阳市大学生(企业)模具设计师技能竞赛于3月22日在我院举行,来自省内院校模具专业、企业设计人员的100多名选手参加了决赛。我院机械工程学院在决赛中获得了骄人成绩:景鹏飞、王欢两名同学获一等奖,康佳美等六名同学获三等奖,赵世友、关谷涵、唐海波三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学院获最佳组织奖和特殊贡献奖。 (机械工程学院供稿)
喜讯3:外国语学院喜获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决赛三等奖。6月7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决赛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初赛在全国28个省级赛区展开,共有676所院校1700余名选手参赛,最终有186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我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付妍获得全国公共英语组三等奖。 (外国语学院供稿)
喜讯4:软件学院在2014年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在2014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院软件学院取得佳绩:建筑工程代表队获得工程造价技能团体二等奖,物流代表队获得市场营销技能三等奖,会计专业代表队获得会计技能三等奖。
(软件学院供稿)
报: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教科工委,市教育局。 发:校领导及党委委员,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存档。 |
(共印50份)